2024年11月30日,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资助、北京市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主办,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协办的“2024·学术前沿论坛—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建设”专场在京召开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北京市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会长靖培栋主持论坛。论坛聚焦文化数字化与文化遗产保护融合创新,为推动文化遗产智慧资源建设贡献学术智慧。
专家建言献策 共绘文化遗产数字未来
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文化遗产数字化主题展开深入探讨。华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常月红以《从想象到共生: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》为题作主旨报告。他指出,文化遗产保护应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,通过构建国际标准体系和数字共享平台,推动文明互鉴与全球协作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曾建勋从数据要素视角出发,强调方志资源数字化对文化传承的战略价值,提出以“数字方志”服务地方治理与历史研究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网总编辑孟庆功聚焦非遗保护实践,倡导以“研究保护、转化应用、发展传播”三位一体模式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张秀梅则针对传统医药文化遗产,提出科学化数据证据策略,推动古籍验方的循证研究与现代应用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晓英从公共服务角度,解析文化数字化战略下智慧服务的核心框架,呼吁整合多源数据与技术资源,构建全民共享的文化遗产服务体系。
跨界对话凝聚共识
点评环节中,北京大学教授周庆山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崑对专家观点给予高度评价,认为论坛“以跨学科视野打通理论与实践,为文化遗产数字化提供方法论创新”。常月红在交流中进一步强调:“数字化不仅是技术革命,更是一场文明对话。唯有立足人类共同价值,才能让文化遗产真正‘活’在当下、惠及未来。”
本次论坛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文化遗产智慧数据资源建设与服务(21&ZD335)”项目组承办,来自高校、科研机构及文化领域的代表参会,共商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中国建设的协同发展大计。